近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区。自2019年11月长三角示范区(包含了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揭牌以来,这片热土备受关注。此次,示范区高新区的揭牌,更是牵动各界目光。长三角示范区为何要建一个跨省域高新区,它将如何运作,建成什么模样?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进行了多方采访。
(资料图)
长三角示范区高新区总体空间布局示意图。供图:长三角示范区执委会
握指成拳聚合力
示范区高新区涵盖青浦、吴江、嘉善三个片区,规划面积约19.5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数字产业、智能制造、绿色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总部经济、绿色科创服务两大特色产业,形成“3+2”的主导产业发展格局。
跨省域高新区的构想从何而来?“2021年1月,在执委会两区一县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两区一县主要领导提出,以联合申报国家高新区为途径整体提升示范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能级。”回顾筹建历程,示范区执委会营商和产业发展部高级主管周彬历历在目,2022年4月起,执委会牵头会同两省一市、两区一县人民政府组建工作专班,共同编制高新区建设方案。期间,多次专题研究、书面征求各方意见,最终形成建设方案。握指成拳聚合力,周彬透露,未来两三年,示范区高新区将瞄准创建为国家级高新区发力。
“跨省域高新区的揭牌,对吴江来说意义重大。”苏州市吴江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吴江践行长三角一体化的生动实践,吴江区积极推动长三角地区科创资源融合发展,前期配合示范区执委会,理顺厘清跨省域高新区创建工作的体制机制,推进落实联席会议的各项决策部署,形成三地协同推进高新区建设发展的强劲合力;同时,这也是吴江推动汾湖高新区提质升级的关键之举,吴江以汾湖高新区(黎里镇)作为高新区吴江片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探索沪苏浙三地省级高新区若干优惠政策叠加共享,并且积极向上争取跨省域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对汾湖高新区未来的政策能级、产业发展都将大有裨益。
“在整个长三角,跟沪宁沿线以及杭州、合肥这些大城市相比,长三角示范区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优势,并不是最突出的。”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陈雯看来,长三角示范区更多是希望能够通过产业联动,共同打造一个高新区,来塑造招商跟创新发展的新优势。当下,一些高新技术的产业正在逐步落户示范区,如果能够通过高新区形成合力,示范区对外招商的招牌将更加响亮,也将全面推进跨区域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一体化布局。
闯新路有底气
“在高新区,我们将探索产业空间的协同,青吴嘉各扬所长,协同发展,形成更好的产业体系,实现各方的共赢。其次是创新的协同,高新区将成为示范区制度创新的载体,两区一县在这里可以打造共同的应用场景和共同的试验平台,技术共同研发,创新载体共建共用共享,这也是我们的新课题。在人才协同方面,在这里可以实现人才共育,共同培养。高新区将带动两区一县,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营商和产业发展部部长朱正伟说。
建设高新区,是示范区又一次“闯新路”。示范区成立以来,围绕高新区所在区域加速集聚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为高新区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科技人才方面,示范区集聚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人才计划支持人才超过300人。创新型企业方面,示范区合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9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37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6家。新兴产业集群方面,已经形成了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新材料、电子信息四大千亿级产业,以及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三大百亿级产业。人才引育用一体化方面,率先实行外国人工作许可A类互认、职称/职业资格和继续教育学时互认、外籍人才申办上海海外居住证等制度,大幅增强了高新区引育用高端科技人才的能力。科技创新一体化方面,实行通用通兑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券”等制度,能够显著降低高新区企业创新创业成本,提升营商环境水平。
“示范区一直在探路‘跨域一体’,跨省域人才、项目的协调,以及一网通办和金融服务等,都为高新区建设做了一个铺垫。”周彬告诉记者,示范区3年多来推出制度创新成果112项,这些制度创新成果都适用于高新区的建设。三个片区协同创新、特色发展、互促共赢,有基础有条件高标准建成示范区高新区。
完善管理机制是关键
示范区高新区建设方案提出,未来,高新区将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一体化,瞄准高新区的“高”和“新”持续发力,集成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运用新技术革命成果,突破“卡脖子”技术和环节,构建区域一体化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长三角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示范。
周彬告诉记者,高新区一般都会设立类似管委会这样的机构,但示范区高新区不会设立跨省域的管委会。示范区高新区将创新采取“跨区域、跨部门联席会议+联合推进运作办公室+片区管理机构”的组织管理模式,统筹实施共聚战略科技力量、共推产业技术创新、共抓企业活力激发、共建科创服务链条、共筑生态绿色宜居之地、共推开放融合创新等六大行动,布局建设集“科技源头供给、技术转移转化、创业企业孵化、新兴产业育成”于一体的环淀山湖科创走廊。
“吴江片区重点打造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长三角中关村集成电路创新港、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永鼎智慧科技产业园等。”吴江区相关负责人透露,吴江区先行成立片区管理机构,负责推进跨省域高新区各项规划、政策、计划等在本片区的落地实施,本片区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以及企业、人才、项目的落地与服务等工作。未来,吴江将按照产城融合发展导向,优化完善片区内居住、交通、医疗、教育、文化等基础设施配套,为高新区建设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撑。
在陈雯看来,跨省域高新区的建设,要真正做出成效,完善一体化的运作管理机制是关键。“高新区的建设,从建议、咨询到最后的决策权等,这样的一个机制怎么建立和完善,非常重要。在区域合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成本共担、利益共享’,需要形成多方平等合作、平等对话、平等受益的体制机制。”陈雯举例说,纽约—新泽西港口管理局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且规模最大的州际公共机构,对促进经济联动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管理委员会是港口管理局的最高权力机构,它类似于企业的董事会,由12位委员组成,其中6位来自纽约州、6位来自新泽西州,双方拥有对等的权利。正因如此,纽约—新泽西港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
“对于高新区,跨区域一体化运作管理机制的建立完善是第一步。只有建立起好的一体化运行机制,下一步才能更好地去谈怎么去招商引资、税收体制怎么分配、哪些资源空间可以拿出来共同利用、共建哪些科创平台等。”陈雯建议,未来高新区的产业布局,可以用负面清单来控制。作为一个新建的高新区,需要前瞻性地去关注一些新兴产业,如果未来高新区有一个好的产业生态,很可能会有一些新产业在这里冒出来。然后追踪这个苗头,一步步往前走,自然水到渠成。
编辑: 徒滢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关键词:
-
全国首个!长三角为什么要建一个跨省域高新区?
近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揭
-
财政电子收费票据实现全区医疗行业全覆盖内蒙古医疗收费票据改革走进全国前列
本报8月5日讯(记者杨帆)自治区财政厅最新消息:自2021年7月4日内蒙古
-
新纶新材8月7日快速上涨
以下是新纶新材在北京时间8月7日10:02分盘口异动快照:8月7日,新纶新
-
经济学家调查:预计澳洲联储将再加息一次 然后在明年转向宽松政策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澳洲联储将在当前的紧缩周期中再次加息,然后随着通
-
学生本色出演 全程深圳取景 “深圳制造”儿童电影《萤火虫的天空》首映礼举行
主创人员在首映礼上。深圳新闻网2023年8月7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刘莎莎
-
逃离都市喧嚣!去英国小城学艺术真香!
作为一所在QS艺术设计排名中位列百强的名校,布莱顿大学同时开设有艺术
-
大众甲壳虫敞篷版多少钱 大众甲壳虫敞篷
你们好,最近0471房产发现有诸多的对于大众甲壳虫敞篷版多少钱,大众甲
-
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速或将进一步放缓,权益资产配置迎“春天”
来源:国际金融报2023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如何发展?市场如何演绎?投资者
-
糯种蓝水打灯表现
糯种蓝水打灯表现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民间艺术形式,通常在庆祝节日或庆典
-
地产板块里的“守望者”:静待花开终有时 13只基金仍重仓
来源:证券时报证券时报记者裴利瑞近期,楼市政策暖风频吹,沉寂多年的
-
cnaps号 cnaps
今天来聊聊naps号,cnaps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cnaps号,cn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积极应对山东德州市平原县5.5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8月6日2时33分,在山东德州市平原县发生5 5级
-
武汉首席技师,鼓励学生“找茬”
极目新闻记者张屏国内数控车床自动钻孔不够灵活如何改进暑假里武汉软件
-
湖北宜昌多支退役军人救援队赶赴河北涿州开展救援
湖北宜昌多支退役军人救援队赶赴河北涿州开展救援,连日来,受连续强降
-
城市规划专业就业方向
1 城市规划专业简介城市规划专业主要涉及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土地利用
-
翡翠明料价格表(明空翡翠)
1、是真的天然的A货翡翠,因为我第一次买的时候,也是但心是假的。2、
-
更好实现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共同目标
日前,安徽省高级法院、安徽省检察院召开省“两院”工作交流会商会第一
-
王栎鑫参加的综艺(王栎鑫上过的综艺节目)
今天小鱼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王栎鑫参加的综艺,王栎鑫上过的综艺节
-
战洪峰防洪灾 保安全保稳定丨风雨无惧! 协力奋战让堤坝更高更坚固
随海河流域行洪过程持续,天津境内永定河、大清河、蓟运河等重点行洪河
-
大数据绘出救援“加速度”:24小时,1.7万人来到涿州
央视网消息:洪涝灾害,涿州哪里受灾最严重?24小时内,有1 7万人从外